官方武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官方武术 > 竞技武术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来源:    时间2023-08-04    阅读:156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经过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资料查阅,结合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和形式综合分析,研究人员制定出了能够提高武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训练方法,同时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时肌肉的协作能力以及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当运动员完成了对肌肉能力训练以后,在训练过程中就会加强对肌肉的控制防止肌肉损伤,从而延长了自身寿命,竞技武术套路的质量就会提高。 

 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指对人体躯干中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其中分成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核心爆发以及核心耐力四个层面的训练。核心力量的训练渐渐受到国家运动工作者的重视,但是我国这项研究起步较晚,在学术界这还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的课题。大部分运动工作者还未认识到心理力量的重要性,因此,核心力量的作用还未曾真正发挥其在竞技武术套路中的作用。  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在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定义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主要是对需要训练的区域划分,只在概念叙述上存在小差异。在核心训练区域划分上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核心是指人的躯干,脊柱,骨盆以及周围肌群。其中周围肌群包括腹直肌、背肌、腹横肌等。第二种,肋骨以下盆骨以上的肌群,包括腹肌群、横膈肌等。综合以上两种核心肌群划分来看,主要的差异存在对肌肉范围大小的划分。

  二、研究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1. 核心力量训练内容  所谓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指在人体核心区域内对深层肌肉的力量、平衡、稳定等训练。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同时运动员也要加强对速度、协调等基本运动素质的训练。本课题主要研究以运动员核心区域肌肉训练的水平为基准,如何提供有效的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水平的方法。因此,在相关的训练内容和计划安排上必须结合武术套路中每个动作的形成过程、不同动作完成时需要使用到的'肌肉群等因素,着重提高训练效果。 

2.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竞技武术核心训练方法主要是在训练基础之上结合传统体育项目的力量训练方法,探索出竞技武术套路中专业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基础部分的练习项目包括举杠铃、吊环、瑞士球等。基础训练项目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更好地面对竞技武术中提出的更高要求。  以运动员在核心爆发力的训练为例,为训练运动员腹肌群爆发力的训练:仰卧起坐的过程中手握实心球,引体向上等,运动组数因人而异,确保不会超过运动员的体能负荷。为训练运动员核心区域两侧的爆发力:双脚左右抵墙,手持杠铃进行仰卧并左右转体。  总而言之,核心力量训练有很多种方法,多数情况都是借助运动器材进行力量的训练。同样的动作,使用不同的器材能够训练到的肌群也不一样,其强调的并不是运动数量的多少,而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对肌肉的控制程度,因此要提高对运动方法的重视。

  三、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竞技武术套路中有不同的技术动作,其对人体在力量、柔韧、协调、耐力能够多种素质上的要求都很高。实验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同时,武术套路的基本功、各种高难度动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由此可知,加强核心区域肌群的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是有帮助的,它能够最大限度开发运动员的能力,加快运动员成才的速度。  通过国内外在竞技项目中核心力量训练的结果可知,在经过对核心力量的训练后,运动员的耐力、爆发力、核心力量和稳定性四个方面的素质都会得到提高。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后,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提高竞技武术套路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在训练过程中激发了运动员的潜力,同时提高了运动员在基础项目训练的能力,加快对难度较大动作的掌握能力。在以后的时间内,我们依然要将如何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作为重点,将有效的方法及时并合理地加入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这能够加速运动员成才的时间,对我国继续研究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的研究工作提供优秀的研究数据,为我国在世界竞技武术舞台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1强化主观表现的意识,充分显示精神力量  武术运动中的力度,除了用形体动作表现以外,还可以通过非形体动作的“精”、“气”、“神”、“意”、“势”等因素来加以渲染强化。现代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虽然逐步丧失了技击格斗的实战功能,但是武术原有的战斗精神没有根本改变,攻防动作套路设计也着重突出武术运动的这种本质特征。所以,要强化武术动作的力度感,首先要培养运动员的战斗精神和意识,并启发他们在做动作时把这种内在的力量充分地表现出来。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是表现主观意志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善于运用眼睛表达内在情感,产生的力度效果大不相同。运用眼睛表达情感可以使得套路动作显得目的明确而有生气,可以有效地烘托映衬形体动作的力度。   

3.2明确动作的技术要领,掌握发力的关键时机,通过瞬间协同发力来增强动作的力度表现  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力度表现,是通过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强弱对比来实现的。如果一味强调用力,一时一刻不敢放松,势必造成肌肉紧张,动作僵硬,缺乏美感。只有掌握了动作的技巧和用力的方法,找准用力部位,选择适当的时机发力,才能举重若轻、潇洒自如地实现动作的力度感表现。比如单亮掌这个动作,完成得好会显得刚健有力。如果把上述三个动作分解开来看,我们在分别做抬臂、抖腕和转头动作时,每个动作本身实际上并不需要很大的力量。由此可见,不是绝对力量的大小,而是动作技巧和用力方法的配合,才是武术动作力度表现的关键。与此相关联的,身体各部位的协同作用与动作力度的表现也至关重要。有上肢和下肢共同参与的动作,应要求运动员做到全身协调一致。

  3.3明确力点分布和发力的顺序性,做到劲力顺达  对发力结构复杂、涉及部位较多的动作,要细致地分解,明确力点分布和发力的顺序性,做到劲力顺达,从而达到增强力度感的目的。比如做开步冲拳动作时,应遵循“其根在脚、力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的用力顺序。如果为了使冲拳动作显得有力,强行在肩、肘部位使劲,则必然造成动作的僵硬,同样达不到表现力度的目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手臂的动作一般到肩、肘为止,很少有腰胯的参与,即便有腰胯的动作也常常晚于肩肘关节的.运动。因此,在武术训练中,应适当注意强化典型动作的训练,减少日常生活习惯动作的负面影响,在动作准确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表现力度。 

 3.4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兼顾,合理协调  武术套路体能消耗较大,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仅要进行力量训练更要进行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耐力训练,劲力训练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整套演练时技术水平的发挥,所以加强体能训练至关重要。在训练中要趋于科学化、标准化、多样化,科学的系统的加强劲力训练应采用无氧代谢的训练方法,重视乳酸在训练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最大限度提高肌肉无氧代谢的运动能力,使运动员在武术套路的动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爆发力,完成难度较高的动作。进行力量训练要使用周期性的控制,这是对力量训练的自身规律和专项竞技状态周期性发展规律的结合,对力量的训练所进行的一种动态控制针对现今新出台的武术套路规则,特别是规定难度动作,更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速度力量素质,才能以高质量完成套路中采用的难度动作。在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由于肌肉要进行不同负荷的抗阻力练习,所发展的肌肉速度和力量与专项运动中的速度和力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力量训练时,依据肌肉收缩的特性和不同速度的生理学特点,结合武术套路运动所需的肌肉收缩属性,尤其是现今武术规定难度动作所需的肌肉属性,认识肌肉在不同速度情况下收缩的适应特点,应采用抗多种不同负荷的练习方法来提高肌肉的不同速度与力量能力,使肌肉在不同收缩速度条件下的抗负荷力量得到相对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肌肉抗自身负荷的速度与力量,最终达到对运动员进行专项速度与力量能力的,这对于运动员整套演练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武术套路运动员基于其项目体能消耗特点,在平时的体能训练中,不仅要进行力量训练,而且更要进行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耐力训练,因为就供能方式而言,套路的1/4以上组合练习本身就是速度耐力练习。速度耐力训练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进行整套演练时技术水平的发挥,有少数体能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在整套演练中都未出现“极点”现象,这无疑是体现其各方面水平的最好前提。速度耐力训练方法很多,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就要对训练进行合理的周期性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制定每堂课的运动负荷。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2023 中国传统武术协会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编号:72568517 业务邮箱 zgctws@163.com

友情链接:中国武术散打协会 中国武术散打协会官网 世界跆拳道联盟官网 中国搏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