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名人堂 > 名人堂
黄飞鸿

来源:    时间2023-08-04    阅读:156

黄飞鸿(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清末民国武术家、中医外科名医、舞狮名家,洪拳大师。

三岁起随父亲学武,七八岁时,开始跟随父亲闯荡江湖,卖艺为生。1869年(同治八年),开始随林福成学习 “铁线拳”及 “飞铊”等绝技。1872年(同治十一年),移居广州,在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1874年(同治十三年),被广州三栏行聘为武术教练。约1877年(光绪三年),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1882年(光绪八年),黄飞鸿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1885年,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黄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1886年(光绪十二年),辞去了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1911年(宣统三年)8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25年(民国十四年)4月17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终年69岁

从父习武

1856年(清咸丰六年)7月9日,黄飞鸿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其父黄麒英乃晚清著名武师,“广东十虎”之一,武艺高强,长于治疗跌打损伤。但黄麒英家中贫穷破落,只能靠卖艺勉强度日。黄飞鸿三岁起随父亲学武,习得虎拳、鹤拳。但黄麒英并不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靠着武艺维持生计,过贫困潦倒的生活,而是指望他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于是将卖艺得来的积蓄供给黄飞鸿念书之用。但黄飞鸿对念书全无兴趣,反而对父亲传给他的武功格外上心,甚至不惜逃学,在路边偷偷观看父亲卖艺。黄麒英得知黄飞鸿逃学的事后十分生气,可是黄飞鸿执意不肯念书,要与父亲一起卖艺走江湖,黄麒英也只得同意了。黄飞鸿学武的天份很高,很多招式往往学一遍就会了。到了黄飞鸿七八岁的时候,他正式开始跟随父亲闯荡江湖,靠卖艺行医为生。 [3]  [2] 


卖武生涯




1868年(同治七年),随父在南海县佛山、南海县广州城(南海县和番禺县共治广州城)、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3] 


1869年(同治八年),正在南海县佛山豆豉巷(今升平路)卖武的黄飞鸿父子救助了铁桥三的高徒林福成。林福成为表谢意,在两年的时间里,向黄飞鸿传授了 “铁线拳”及 “飞铊”等绝技。

1872年(同治十一年),移居广州,铜、铁行工人集资为其设武馆于第七甫水脚,开始为铜、铁行工人授武,结束卖武生涯。 [4] 


武术教练

1874年(同治十三年),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黄飞鸿为行中武术教练。1875年,黄飞鸿在西樵官山墟一当铺夜宿时遇贼人打劫,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应邀到在石龙乡授徒。 [4] 

1876年(光绪二年),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摊挡被一恶棍强占,人被打伤,黄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黄飞鸿施展五郎八卦棍将对方击败。 [5] 

约1877年(光绪三年),黄飞鸿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 [5]  1878年(光绪四年),黄飞鸿在南海县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现场保镖)时,严惩歹徒,因而名噪一时。 [6] 

1882年(光绪八年),黄飞鸿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1885年,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黄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廻澜桥所设武馆。 [6] 

1886年(光绪十二年),黄飞鸿之父黄麒英染疾去世。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黄飞鸿心生退意,辞去了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 [6]  [7] 

1911年(宣统三年)8月,应广东省民团总长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8]  1912年(民国元年),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黄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

1918年(民国七年),黄飞鸿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蟋猎场任职。1919年(民国八年)4月9日,黄飞鸿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飞铊。 [8] 


忧郁去世

1924年(民国十三年)10月,广州国民政府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也受累被焚,所有资财付于一炬,长子又告失业,黄飞鸿忧郁成疾。

1925年(民国十四年)4月17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终年69岁。因家徒四壁无力殡葬,由女弟子邓秀琼出资相助,安葬在白云山麓。 [1]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2023 中国传统武术协会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编号:72568517 业务邮箱 zgctws@163.com

友情链接:中国武术散打协会 中国武术散打协会官网 世界跆拳道联盟官网 中国搏击协会